精密連續模沖壓件加工流程解析
精密連續模沖壓是一種、高精度的金屬成型工藝,廣泛應用于電子、汽車、家電等領域的小型復雜零件制造。其在于通過多工位模具設計,在連續送料過程中完成沖裁、折彎、拉伸等多道工序,實現“一模成形”。典型加工流程如下:
1. 原材料準備
選用高精度金屬卷材(如銅合金、不銹鋼等),通過開卷機展開并矯平,確保材料表面無劃痕、氧化層,厚度公差控制在±0.01mm以內。
2. 模具設計與調試
連續模采用級進式結構,包含沖裁、成型、分離等多個工位。需通過CAE優化排樣方案,確保材料利用率>85%,并設計導向系統(如滾珠導柱)和快速換模機構。模具間隙需按材料厚度5%-8%調整。
3. 自動化沖壓
使用高速精密沖床(300-1200SPM)配合送料機,以0.01mm級精度完成連續加工。典型流程:
- 工位沖導正孔定位
- 中間工位完成沖孔、折彎、拉伸
- 末工位切斷分離成品
關鍵參數需實時監控,如沖壓力(50-300噸)、行程速度等。
4. 后處理與檢測
零件經退火消除應力后,進行電鍍/噴涂等表面處理。采用三坐標測量機(精度±1.5μm)檢測關鍵尺寸,光學投影儀檢查輪廓度,并執行鹽霧測試驗證耐腐蝕性。
5. 質量控制要點
- 模具定期維護(每5萬沖次研磨刃口)
- 在線視覺檢測系統監控毛刺(≤0.03mm)
- 動態平衡調試避免材料扭曲
該工藝相比單工序模效率提升5-8倍,尺寸精度可達IT7級,適合大批量微型精密件生產。實際應用中需重點關注模具壽命管理及材料回彈補償設計。

上一條:五金沖壓件批量生產成本核算方法
下一條:沒有了